1月5日下午,长沙市岳麓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完成各项议程闭幕。作为中部地区首个国家级新区,湖南湘江新区用一连串亮眼的经济数据,交出了高质量发展的“湘江答卷”。
长沙市委副书记、湖南湘江新区(长沙高新区)党工委书记、岳麓区委书记谭勇指出,大会开得很成功,是一次高举旗帜、凝聚力量、民主团结、奋发向上的大会,必将鼓舞和激励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新区(岳麓区)高质量发展、现代化建设的火热实践,释放出锚定“三高四新”美好蓝图、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核心引领区的强劲动能。
2023年湖南湘江新区《政府工作报告》指出,预计湘江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.5%;直属区财政收入完成507亿元,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.3%,税占比达82%;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%,主要经济指标走在全省前列。
2023年,湘江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工比重50.8%,居国家级新区第二;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27家,总量居国家级新区第二;新增上市公司5家,占全省新增数的50%,总量居国家级新区第二;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00家,总量居国家级新区第三。
此外,《国家级新区产业综合竞争力评价》显示,湘江新区产业创新竞争力居国家级新区第二。下一代信息网络入选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,长沙高新区成为湖南省第一个营业收入突破6000亿元的园区。
值得一提的是,从拉动经济发展的“三驾马车”来看,湘江新区2023年的表现依然十分出彩。
投资方面,2023年,湘江新区组建服务专班,完成项目投资1030亿元,其中“五个十大项目”完成投资545亿元。中联智慧产业城总部基地主体封顶,世界计算·长沙智谷首开区投入使用。
湘江新区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“一号工程”,成立驻沪招商专班,开展“湘商回归”“百万校友回岳麓”等系列活动,全年新引进产业项目439个,总投资1541亿元,其中投资过100亿元项目4个、“三类500强”关联项目27个。
消费方面,湘江新区2023年开展“消费提振年”行动,举办促消费活动100余场,培育新消费领域自有品牌6个,打造渔人码头等省级文旅夜消费地标5个。消费复苏势头明显,规模以上餐饮业用气量增长29%,规模以上住宿业身份证登记数量增长68%,申报个人所得税人数增长8.8%,新建商品房供应量、网签成交量均居全市第一。
出口方面,湘江新区2023年进出口总额占全市比重25%,较上一年提升6个百分点;鼓励新区工贸企业跨境出海,规模工业出口交货值增长64%,三诺生物等2家企业获评国家电子商务示范企业;培育外贸新业态,万兴科技入选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名单,美迈科技等2家企业入选中国跨境电商品牌企业20强,跨境电商交易总额增长15%。
谭勇强调,2024年要像湘江一样奔流不息,在助力经济发展上"一往无前",聚焦产业招商引资、聚焦发展建言献策、聚焦本职建功立业,在支持发展上出实招、求实效,在服务发展上走在前、干在前,在推动发展上作贡献、作示范。要像湘江一样滋养大地,在服务人民群众上“一往情深 ”,做到知民情、解民忧、聚民心,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,尽心尽力为人民履职。要像湘江一样心怀远方,在加强自身建设上“一刻不停”,坚持抓党建、强引领,抓培训、强素质,抓履职、强作为,在新的一年焕发新风采、展示新作为。

